尽管以色列总统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但曾被视为国家的道德指针。最近两任总统均身染丑闻,以色列人希望,佩雷斯出任总统,能够修复这一职位的名誉。
佩雷斯从政经验丰富,但在竞选中常遭败绩,尤其最近几年一直不顺。除了2000年竞选总统失利,2005年11月还在工党主席竞选中失利。但佩雷斯从没屈服于失败,总是重整旗鼓迎接挑战。2005年竞选工党主席失利后,他离开了长期相伴的工党,宣布支持由老朋友和老对手阿里埃勒·沙龙新组建的前进党。沙龙继任者奥尔默特率领前进党赢得选举后组建新内阁,佩雷斯出任副总理。
除去失利,佩雷斯其实收获更多。他因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政多年而无丑闻,更在公众心中赢得良好声誉。在奥尔默特面临信任危机时,甚至有前进党成员提出,一旦奥尔默特顶不住压力,由佩雷斯取代他,可获得执政联盟的支持。由此可见,佩雷斯在政坛的地位。(新华)
2006年初,以色列总统卡察夫的前女秘书称,卡察夫曾以解雇相威胁,强行与她发生性关系。随后陆续又有4名女性提出类似指控。经警方调查后,议会委员会今年决定将卡察夫停职至其任期结束。卡察夫目前仍未被正式起诉,但总检察长已决定以和滥用职权罪起诉他。卡察夫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位面临控告的在位总统。
卡察夫的前任、两度出任总统的魏茨曼在2000年连任总统的第二年便受到腐败指控。时任总检察长鲁宾斯坦指责魏茨曼曾从商人和朋友处获取约50万美元的非法捐款,但他没有按规定上报,也未缴纳所得税。虽然后来司法部门停止了调查,但同时指出“总统行为有严重的道德问题”。压力之下,魏茨曼于当年7月正式提出辞职。(来源:深圳新闻网-晶报)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