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六早上八点左右,父母亲尚未起床,大洋彼岸的人们还在沉睡,小戴维斯和他的哥哥戴利斯就拿着体育馆的钥匙悄悄出门了。在波罗的海清晨的阳光下,穿过静谧的街道,他们这种每周一次的“出游”渐渐成了自然习惯。

“去篮球场上打球,”贝尔坦斯说道,“对我而言就像其他人去上学一样稀松平常。”

所以每当周末学校放假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停打球……他们有时会非常沉迷于国外的某场足以激发想象力的比赛,以至于常常忘记了吃饭。

“他们”指的是当地的孩子,贝尔坦斯的邻居们,这是一群有着同样的NBA梦想的人。然而,这个拉脱维亚北部的小镇以前从未有人实现过这种梦想。就现实情况来说,还真做不到。当时还没有哪个拉脱维亚人在NBA有过89分钟以上的出场时间,更别说出自这个只占全国人口0.16%的方寸之地了。拉脱维亚全国人口只有190万,以往从没打进过国际篮联举办的世界杯,时至今日也未取得突破。

这么说吧,仅仅是去NBA打球这个概念,对于任何理智的拉脱维亚人来说,这都是荒谬的。

在他以青少年球员的身份前往1000英里之外的地方打球之前,所有人都说他打不了篮球。

在他通过交易成为马刺的长期拼图之前,曾两次被人错误的叫成不同的球员,这两个球员的名字都和贝尔坦斯无关。

贝尔坦斯的故事就是现代篮球世界和人文精神结合的妙笔。圣安东尼奥马刺此前豪取六连胜(3月15日之前)之际,这个本赛季精准度联盟第二的远程杀手得到了轮休的机会。

在拉脱维亚的Rujiena,当地的居民彼此熟识。你在便利店碰到的女士,要么是同学的母亲,要么是父母的医生,再就是邻居的朋友。不过真正出生在那儿的人很少,因为当地的医院不多,可你却能够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像贝尔坦斯兄弟这样健康强壮的小伙子会被召集起来予人帮助。他们会帮助当地人采摘西红柿和土豆,不过他们的报酬既不是美元,也不是欧元,而是西红柿和土豆。贝尔坦斯的一家靠着父母亲做健身教练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生计,他还记得,“有时候我们会连着四个星期吃不同的土豆,有炸土豆、烤土豆和煮土豆。”

Rujiena实在太小了,连一支半职业的篮球队都承担不起,所以贝尔坦斯兄弟俩常常会去到有着25000居民的Valmiera看父亲丹尼斯打球。正是在那座逼仄的体育馆里,年幼的贝尔坦斯燃起了内心的斗志。小的时候,贝尔坦斯是父亲的头号粉丝。他在场边为父亲加油助威的时候,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我想像他们那样打球。我想上场。有时在拉脱维亚的电视节目上观看了乔丹在公牛时期的集锦后,他的那种想法愈发强烈。

“我告诉父母说我想去NBA打球,”贝尔坦斯回忆道,“他们当时也许觉得我在说笑。可我当时不是这么认为的。”

贝尔坦斯怎么想就怎么说,直来直去。有时候这是会惹麻烦的。大概9岁、10岁的时候,贝尔坦斯被父亲从多支少年篮球队中逐出了,正如贝尔坦斯如今所承认的那样,“我那会儿老喜欢指导人。”

正因如此,小小年纪的贝尔坦斯得到了“导演”和“老板”这样的绰号。但正是老板的姿态促成了他要前往NBA的决心。这种心态使得他不断与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戴里斯单挑,哪怕他总是输家也依然如此。所以他在和比自己大的孩子斗牛时也很强硬。据戴里斯回忆,有次他和弟弟打得火热时,“贝尔坦斯突然跑到厨房。我听到橱柜被打开了,所有的刀叉都……我看到他拿着把刀向我跑过来。”

“哈哈哈哈,”贝尔坦斯笑着解释,“我当时压根就没想拿刀干啥。可是他大我三岁啊,我只有那样才能吓到他啊。”

后来戴里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贝尔坦斯的情绪才最终安定下来。刀刃归位。不过几年后的一件事差点断送了他的篮球梦。

兄弟俩因为一件日常的家务来到了靠近镇中心的爷爷家的后院里,13岁的贝尔坦斯在那儿拉着电锯嗡嗡作响。他们从树上锯下木材为爷爷过冬取暖。年长的戴里斯任务更重,不过电锯另一头出力更少的贝尔坦斯渐渐有些不耐烦了,恳请和哥哥换着来。戴里斯同意了。这时开始下雨了,贝尔坦斯加快了速度。就在这几分钟内,悲剧发生了。

贝尔坦斯戴着的那支略微偏大的手套卡住了,电锯锯过来了,撕裂了戴维斯的中指指甲,旋即又切断了他右手无名指第二指节以上的手指。

没有喷薄而出的献血,没有眼泪,更没有哀嚎。只有震惊。戴里斯回忆道:“你能看到,当时情况非常不妙。”

简单的一番无用功搜索了一会儿那被切掉的半截手指之后,贝尔坦斯家的车子在这座只有一所学校的镇上飞速行驶。贝尔坦斯坐在后座,戴里斯在身旁安抚他的情绪。他们先找到一辆救护车,然后开车到30分钟车程之外的最近的正规医院。

根据贝尔坦斯会议,术后几天,父亲跟他说,他的篮球梦可以结束了。他一个月之后回到球场上很是挣扎,他也同意了父亲的观点。他当时很是沮丧地嘟囔着,“我要去踢球或者是玩其他运动了。”

然而,久而久之他调整过来了。很多射手是通过中间的三根手指触球来发力,贝尔坦斯学会了只用两根手指发力。一年后,他在一个少年全明星赛上赢得了三分大赛冠军。他如今回过头看,“那真是个很特别的时刻。”

那失去的半截手指成了很多人的笑料,而不是贝尔坦斯眼中的困难,它是同学们午餐时恶作剧和恶搞握手礼时的“素材”,甚至会干扰到他的罚球。马刺的球探注意到了他的这个特征,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的有些队友,比如鲁迪-盖伊会对他这个缺失的半截手指感到难受,可是很多人甚至都注意不到。

“我很幸运了,毕竟只失去了半截手指,”13年之后的今天再回忆那件事时贝尔坦斯很是坦然。

可如果失去的不止半截手指呢?贝尔坦斯的回答是:“如果需要的话,我或许会换成左手接着打篮球。”

2013年6月某个让人头晕眼花的日子里,场上的队友们打得风生水起,贝尔坦斯却忧心忡忡。这场轮白热化的系列赛第四战进行到比赛中段时,身高6尺10的瘦高个贝尔坦斯运球时摔倒了。这场比赛关乎到贝尔坦斯所在的贝尔格莱德游击能否连续第十二次夺得塞尔维亚联赛冠军。回到更衣室简单治疗之后,贝尔坦斯的膝盖绑上了固定支架。他和以往一样意志力顽强,中场休息时小跑着尝试上篮时他还告诉自己,“这可是决赛啊,我要全力以赴。”

对于当时这个差点失去一只手的20岁小伙而言,困难并不陌生。18岁那年,他本要去斯洛文尼亚打球,然后因为“手续问题”不得不在场边观战数月。·他在19岁的年纪就适应了以对抗激烈著称的塞尔维亚联赛和严厉的传奇教头杜勒-武约塞维奇。贝尔坦斯谈到杜勒-武约塞维奇时表示:“当时的第一印象是,我这辈子还没这么怕过一个教练。”

即便困难被渐渐克服,武约塞维奇也会特意增加难度。在一次训练赛后的加练环节,贝尔坦斯和当时的队友、现在效力国王的后卫波格丹诺维奇本来只需要连续投进10个掩护后的三分就能去洗澡,可是武约塞维奇觉得这没有挑战性。所以他给两位射手发了大手套和绑带,让他俩蒙眼投篮,貌似他觉得少了半截手指也不叫事儿。

可是这一次,破碎的膝盖是完全不一样的。贝尔坦斯的队友们在庆祝冠军的时候,他在一旁坐着,被伤情的不确定性裹挟着。那天晚上,戴里斯给弟弟打了电话,他能从弟弟的声音中听出他的害怕。不久之后,害怕成了现实。诊断结果出来了:前交叉韧带撕裂。

贝尔坦斯回忆道:“一开始我觉得,我还没见过哪个球员经历过这么严重的伤病之后还能强势复出……我还能回到赛场上,可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打出以往那种表现。”

在他之前,他一直都是欧洲最为炙手可热的新星之一,18岁那年就被马刺选中,19岁就已是欧洲联赛的常客。突然之间,他的远大前程就被种种未知吞噬了。九个月单调乏味的恢复期,这种折磨足以毁掉很多还未打出名堂的希望之星。

那么贝尔坦斯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来呢?他什么时候才能破除万难做回从前的自己呢?那他是什么时候回到赛场拿下第三个塞尔维亚锦标,从而转会到西甲的巴斯克尼亚,并且再次在欧洲赛场上绽放光芒的呢?

可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次他不再害怕。这一次,当贝尔坦斯在15年3月的一场比赛给打电线岁的他传递出了一种决心:把悲伤留在今天,明天就不必再提起。

“第一次大伤时我为自己感到难过,可是我后来意识到这毫无意义,”贝尔坦斯说到,“如果我曾经走出了困境,那为啥不能再来一次呢?当时身边有很多人都在为心,我却是最为淡定的那个。”

贝尔坦斯在很多方面都很早熟,他的思想甚至比球场上的表现还更为成熟。马刺总经理布福德表示:“他很真诚,很成熟。你看看他在恢复时采取的手段就知道了……他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

2011年6月意大利特雷维索举办的阿迪达斯欧洲夏令营上,布福德和马刺团队面见了贝尔坦斯,他们当时就意识到了贝尔坦斯的“少年老成”。两周之后的选秀之夜,他们想起了这一点。

在贝尔坦斯实现NBA首秀的五年前,马刺就对他很笃定了。2011年的选秀之夜,马刺高层就一直在和印第安纳高层谈判。谈判的结果就是,马刺把波波维奇的爱将乔治-希尔送回家乡印第安纳,而步行者送出第15顺位新秀——来自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怪物。

据布福德回忆:“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球员,我们是不会去交易那个15号签的。”

那个特殊的球员当然就是莱昂纳德。这次交易共涉及到双方共四名球员,两年之后再回头看,就会发现这是笔典型的双赢交易。Grandland的记者Zach Lowe为此写了一篇3427个字的文章,却压根没有提到“贝尔坦斯”。

可就在交易的大体框架敲定时,马刺的高层就想到了这个身形瘦高、脸色苍白的来自奥林匹亚联盟的小伙子。在2010年的U18欧锦赛上,贝尔坦斯就已经让马刺的球探们感到印象深刻。后来的2011年耐克峰会和其他活动上,他们一直在关注着贝尔坦斯。在好事者看来,马刺和步行者那笔交易的主角是莱昂纳德和乔治-希尔,而这个后来兑现成贝尔坦斯的42号签和Erazem Lorbek的签约权只是添头。可是在马刺看来,他俩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布福德所言,他们一开始是考虑用29号签选贝尔坦斯的,可是最终选了科里-约瑟夫。13个顺位之后,贝尔坦斯依然是无人问津,于是马刺用42号签锁定了他。

不管是马刺还是贝尔坦斯,双方谁都没料到这个等待会有五年之久。是伤病推迟了贝尔坦斯在NBA的亮相时间。不过,所有人都预计这种等待会是值得的。这几年的夏天,已经能操起一口流利英语的贝尔坦斯一直在为拜访圣安东尼奥做准备。他还去美国接受了两次ACL手术。

圣安东尼奥一直都是贝尔坦斯心仪的去向。当他最终来到这里时,他没有失望。至于说这一路走来所穿越的风雨,那是很难熬的,可是他们成就了如今的贝尔坦斯。

贝尔坦斯通过一次错位掩护摆脱防守后命中了一记中距离跳投,此时距离当初萧华在选秀夜喊出他的名字已有8年之久。他接球后出手三分只需0.6或0.7秒,他的三分非常致命,而且手型流畅自然且赏心悦目。在马刺这么一支由中距离攻击手主导的球队里,贝尔坦斯是完美的补充。马刺队场均三分出手次数25次,低于联盟平均水准,可是命中率却是高于联盟平均水准的40%,主要还是因为贝尔坦斯的存在。

贝尔坦斯的三分命中率高达46.2%,正是这种打击使得贝尔坦斯球还没离开他的残指时,对方球迷就已双手抱头大喊“噢不要啊”。他被排除在今年的全明星三分大赛之外着实让人费解,他说他没有“生气”,不过“肯定是不开心的”。

“可是与此同时,我能在联盟打球可不只是因为三分,”贝尔坦斯说到。这支状态飘忽的马刺过往三个月24胜14负,贝尔坦斯期间场均能出场25分钟,光靠三分可是做不到的。“波波维奇一开始就跟我说,”贝尔坦斯近期感慨道,“我能靠进攻在NBA立足,但是我要在马刺做好防守。”26岁的他听取了教练的建议。自那之后,为了赢得波波维奇的信任,他就一直在努力。

过去三年,在NBA和发展联盟之间的起起落落进一步磨练了贝尔坦斯的心性。虽说去年夏天以两年1450万美金与球队续约,但是他的出场时间也会间或跌到个位数。“感觉就像一切要从头来过了。”

过去的每一段经历才造就了如今的闪光:从塞尔维亚联赛的赤刀见红到肿胀的膝盖,从15岁那年因为一次不看人传球耍砸被一个立陶宛球员怒骂,到一次次地在和戴里斯的斗牛中落败,从被哥哥的朋友们奚落,成长过程中平均每天哭一次,到爷爷后院的那次悲剧。

20年过去了,戴里斯与鹈鹕的签约使得Rujiena这个小镇成了输送NBA球员的知名产地。那里长路漫漫,黑夜短暂,容易让人陷入沉思,想起那些周末的闲逛和自发组织的马拉松,想起贝尔坦斯这一路走来的非凡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