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认知中,西方的画作似乎要比我们中国的画更加写实,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因为在最早的时候,大家画出来的都是“抽象画”,需要我们现代人去猜他画的什么,随着社会进步,欧洲画作发展出了肌肉线条的描绘,但是到了中世纪,文学风潮突然就开始倒退,他们的作品成为了怎么看着爽怎么就好,颜色非常鲜艳,但构图就非常随意了,相较于欧洲,我们中国的绘画工艺就很良心了,走的就是写实路线,并且非常逼真。但突然欧洲的画风一转,进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的画家们给教会和当官的老爷们画起了美丽的人体,而与意大利派相对的,北方派画的则是那些逼真的肖像、风景画,也就是我们中国近代的那种画照片。罗马和佛罗伦萨帮注重对于人体的描绘,威尼斯帮喜欢丰富的色彩,北方帮则时刻注意着细节的描绘,而紧接着各位有名的画家又进一步对画作的光影,色彩和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化作线条进行全方位升级,直到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成为“执政党”,现实主义等其他派别成为“在野党”。

紧接着,迎来了印象派的春天!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为了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做铺垫,他叫做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他的家境其实并不好,父亲是个开杂货铺的小老板,可惜是个小市民的形象,不过姑姑倒是热爱艺术。十一岁的他考上艺术学校,而他在那时就非常喜欢观察生活,甚至开始画一些自己的小作品,而老爹认为这东西能换钱,于是干脆就放到自己杂货铺里售卖。

直到十七岁,小莫奈在当地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漫画家,而也就是在这年他遇到了在诺曼底画画的欧仁布丹,这是一个不守规矩的画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绘画飞快,笔触粗略,是那种可以捕抓到一瞬间景致的画家,就像人肉照相机,而也正是他,将小莫奈领进了绘画世界,他从布丹这里学会了那些野外写生、描绘动态事物和光线细节的绘画方法,并且接受了在现场跟具所见绘画的洗脑,在学习三年后,布丹将自己的得意门生送去了巴黎。

莫奈不仅学到了布丹的技巧,也学到了他的叛逆,他早就不满足于学校的教授,而是拉着自己的朋友开始野外写生,将当场描绘所见进行到底,到了二十六岁,他凭借海景画出名并通过对未来妻子,模特卡米耶的描绘成为了当时极富盛名的自然主义画家,然而,即使名声很好,莫奈还是一个穷人。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莫奈辗转巴黎荷兰多个地方,给他的眼睛上课,年轻的他此时的画作全部受到布丹的影响,光线非常强,并且为了抓住那一瞬间的真实而抛弃了画作的细节,这一切直到1870年后,他结婚了,并在72年创作出那幅经典的名画《印象 日出》从此他踏上了印象派道路,他并不喜欢学院派的那种线条至上,他非常喜欢色彩,同时也喜欢这那种忠诚于眼睛,捕捉瞬间的绘画方式,就像他画一个站在阳光下的人,这人的面庞不一定清晰,而是和阳光融为一体,也许被画的人不愿意,但莫奈看到的就是阳光下的他,他们是融为一体的。

1874年,莫奈和好友们开办了第一次画展,也就是这次,让印象派这个词进入人们的视线中,但毫无例外,他们被世人嘲笑,可是莫奈并不在乎,因为他实现了一个小理想,和自己的老婆买了一艘小船,二人顺流而下,一路玩,一路画。他与朋友们仍旧在抵抗着世人对于他们的非议,但很显然,仅靠他们是无法转变社会态度的。

在几年后妻子病逝,他一度买不起暖色颜料,所以这些年他的画作全部是冷色,而几年后他来到诺曼底继续创作,作家莫泊桑曾回忆说他经常看到莫奈和孩子在田野中玩耍,而看到美丽的景致则立马拿出背后的画板进行创作,也就是在这时他创作出麦垛联画,同时他的画受到人喜爱,开始有出路,资金也不断进入,缓解他的贫困,到了晚年他如愿买到一个小院子,修建起了那个日式风格的建筑和水池,然而这时他的眼睛开始背叛他,他仅仅靠着颜料上的标签辨别颜色,但即使这样也创造出了美丽的大睡莲。

他的画作是理性,并非是胡乱涂抹,他不喜欢那些古典主义严重的美丽,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志画出自己眼中所见的景色,截取一瞬间的美丽。他的画作更倾向于用心感受,并非像我们看到一些画展上有人拿着放大镜趴在画上一点一点看,他所注重的是那些整体和印象。他的艺术,就是自然本身。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