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莹不适合全攻全守战术原因揭晓!球迷第二次发声,这回说了真话。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年前的中国女排从人员配备上看,龚翔宇一传不错,但进攻太软了,别人叫她彩虹妹,也可以窥探一二。因此,龚翔宇要接很多一传。但是,在全攻全守的打法下,很多轮次不要接一传,让队一传最不好,进攻最好的李盈莹,刘晓彤接一传。这样的安排,在这种落后理念下,不算什么。刘晓彤一传最多自保,进攻强于龚翔宇。因此,即使要练李盈莹一传,也得减轻刘晓彤得一传压力,才可以大大攻受平衡。但是,教练僵化的一传模式,直接把这个问题放大。李盈莹一传需要保护,教练排刘晓彤保护,刘晓彤显然达不到这个水平,于是,刘晓彤飞一传,李盈莹也跟着飞,一传鸡飞狗跳,而不接一传的龚翔宇却送防反,球也无法打。一传阵容存在严重问题,是比赛失败的主因。
按照扬长避短思路,龚翔宇保护李盈莹,一传会比较好,刘晓彤腾出手,参加进攻,肯定会流畅很多。但是,全攻全守理念下培养出来的球员,一传都是按照自保的目标训练,根本达不到保护她人的能力。这一点,在天女充分体现,陈丽怡——李莹组合,陈丽怡一传崩;陈丽怡——杨艺组合,一传不崩,还能够顺利渡轮。所以,龚翔宇保护李盈莹,会流畅些,但是,能否赢球,我也说不上,因为没有演示。能够解决问题的是曾春蕾,也就是一传更好,经验更丰富的老将,来保护李盈莹,一传问题才可以解决。曾春蕾成熟于陈中和理念下,一传自然跟龚翔宇不通。这一点,很少人能够想到吧。全攻全守打法必定带来快速多变,因为不抢速度,多点进攻的意义消失。姚迪毕竟是瓜队边缘二传,跟瓜队主力配合少,球队整体缺乏磨合,这个时候提速等于找死。但是姚笛太听话,提速后,连李盈莹都传不好,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李盈莹本来就偏慢,接一传更需要慢,才又时间调整上部,姚笛低平窜传球,无疑是给李盈莹制造困难。当然,这对姚笛是教训,教练的话要听,但这是在赢球的情况下听,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球打到这么被动,教练的话只能够参考,管提速不提速,先给李盈莹舒服,大不了,下来让教练臭骂一顿。因为输得太难看,教练脸上瓜不住,李盈莹固然成为背锅侠,但姚迪日子也不好过,后面几乎被教练扫出门。李盈莹不上场了,球继续输得很难看,姚迪自然成为下一个背锅侠。所谓四人一传体系的死硬分子,教练自然知道这个体系的精髓在哪里。比赛过程中变换一传阵型,避免某个球员一传波动,恶化成为一传崩溃。当某人一传波动,立即变化一传阵型,让波动的球员缓一缓,调整心理。这是四人一传体系的精髓,而不是粗浅地单纯为了站位有利。刘晓彤保护了李盈莹,就应该换龚翔宇保护,龚翔宇还保护不了,就该调整,李盈莹暂时不接一传几个。
也就是说,在李盈莹一传波动的时候,就应该调整一传阵型,让李盈莹缓缓。可是教练根本不作为,不作为的原因就是要李盈莹崩溃。等到球队完全崩溃,再换丁霞,解放李盈莹一传,这种做派,只会让人觉得不可理解。这场比赛说明了全攻全守打法非常困难,必须每个球员的每项技术都过硬,只要一人某个技术不过硬,立即被放大。这场比赛无疑李盈莹的一传短板被放大,连累到整个球队。教练也想保护李盈莹,但是,刘晓彤显然达不到这个水平。18年,输得那么难看,问题还是这样,一个人一项技术不过硬,连累到整支球队,因为接应进攻太软,拖累球队,即使后来朱婷回归。你会说接应太软,可以多接一传,少进攻,但是,这样的打法违背教练的作战意图,平时不训练,临场也要大打折扣。现在理念讲究的是扬长避短,相互弥补。可是,全攻全守打法名为全队打法,实则各自为战,谁也弥补不了谁,谁的长处都无法全部发挥,都要被限制。
0 条评论